7月30日,由江西教育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联合主办的《有礼如仪:人生礼仪传统的当代重建与传承》新书出版座谈会在北京师范大学顺利召开。该书是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人类学与民俗学系主任萧放教授承担的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人生礼仪传统的当代重建与传承研究”重要成果之一,该项目于2014年立项,2020年结项,并获评国家社科基金结项优秀等级。结项成果获批2022年度国家出版基金项目资助,并由江西教育出版社于2023年出版。本次座谈会邀请了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民族大学、武汉大学、山东大学、温州大学等国内高校和科研院所以及相关媒体的专家学者共20余人参会,萧放带领的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组主要成员和江西教育出版社参与该书编校工作人员与会。江西教育出版社学术出版中心主任陈骥主持会议。 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副院长尹栾玉教授在致辞中对萧放教授项目研究团队优秀成果的出版表示热烈祝贺,对江西教育出版社在学术出版方面的长期努力给予了高度评价,并期待不同学科就传统礼仪和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传承进行广泛而更深入的讨论。 该书主要著者萧放介绍了项目研究历程与成果情况。他从传统礼仪对社会的凝聚作用出发,重申了项目研究的初衷,他表示,民俗学学术研究不应只在书斋中做学问,而应充分回应社会关切,为人生和社会发展提供服务,为文化强国建设提供智慧。项目组将在既有研究基础上寻找传统礼仪文化在当代社会生活中发挥规范、润滑、连接作用的方式,服务于当前的国家文化建设。 陈骥对该社的学术出版情况和该书的出版过程进行了介绍。他表示,江西教育出版社有着良好的学术出版传统,曾出版多部大家名作,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和充分肯定。《有礼如仪:人生礼仪传统的当代重建与传承》作为出版社非常重视的学术著作,获得了国家出版基金的资助,期待未来积极对接前沿学术研究进展,出版更多传统文化和民俗学、民间文学等相关领域研究成果。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吕微研究员认为,如何使风俗习惯适应当代社会并且为当代社会服务的风俗研究是有目的的并具有实践性质的,移风易俗的目的是为社会和人民服务。他围绕着中国古代社会中“礼”与“法”的关系,结合现代社会的特性,提出现代社会具有“援法入礼”的可能性,认为法的精神融入礼仪是礼仪重建与传承、移风易俗的根本。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主任周飞舟教授评价该书从民俗学、社会学角度切入讨论礼仪重建与当代社会的治理,有着重要的启发意义。他结合自己多年来对于家庭研究和丧葬礼仪的研究心得,指出“家庭”在社会学、民俗学研究中的重要性,而该书正是在古代家礼传统和当代民俗学人生礼仪研究之间找到了连结点,书中综合运用多学科成果,展示出当代社会礼仪研究的诸多延展性。周飞舟还以社会关系和情感表达的视角讨论了“礼”在当代社会中的角色,阐述了礼仪传统与中华文明根本性价值之间的密切联系。 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教授、《民俗研究》期刊主编张士闪教授充分肯定了萧放项目组人生礼仪研究的重大意义,并从自己近年来提出的礼俗互动概念出发,强调礼仪在中国民俗学研究和乡村研究中的重要性。他结合《有礼如仪:人生礼仪传统的当代重建与传承》田野成果的丰富性,认为书中部分田野个案将区域研究与村落研究相结合,具有长远意义和价值。他还高度评价了本书“回到思想史”的研究路径,以及书中在兼顾理论与田野的情况下对民俗学学科如何服务当代社会发展的路径思考。 北京联合大学北京学研究所张勃研究员从民俗学学科本位出发,认为本书通过将祭祀礼仪纳入人生礼仪范围,丰富了对人生礼仪内涵和外延的理解,体现了民俗学话语体系的建构。同时,本书体现了将过去、现在与未来相贯通的民俗学范式,从传统中找寻资源是礼仪重建和传承的可行和必然之路,而礼仪重建和传承更离不开对当代现状的全面把握和深刻洞察。此外,研究团队对重建礼仪文化的倡导和建议体现了学术研究服务社会建设的理论追求,她认为,学者站在当下,立足重建和传承,需要对重建和传承情况进行观察,总结经验,提出理念和举措方面的建议。 《民间文化论坛》期刊执行主编冯莉充分肯定了项目组在田野调查以及概念统一、文献搜集上所做的努力,认为该书使用民俗学的方法和范式,将宏观、中观和微观打通,使理论研究与个案达成了比较高的融合度,不仅将礼仪的传统语境与当代具体情况相结合,为传统礼仪作出当代阐释,而且打通了城市与乡村的空间,在时间和空间维度上去谈礼仪的重建与传承。 北京大学中文系王娟教授结合自己的田野经验,提出“礼”是一个概念,体现于行为实践中,而《有礼如仪:人生礼仪传统的当代重建与传承》将生活中不同层面的“礼”统筹起来去关注和讨论“礼”的重建和传承,对礼仪的关注和研究代表了一种价值导向和倡导。王娟认为民俗学对“礼”进行整体而全面的研究,更能完整地探究礼仪的内涵和外部延伸,本书为读者提供了触碰、认识和讨论“礼”的机会,并表示期待日后学者能有更多关于“礼”的研究。 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杨华教授结合历史学和礼学研究,将“礼”与“俗”的讨论放在社会治理的话题下以及历史发展的进程中进行讨论。他关注到了不同历史时期民俗的“制造”传统,认为知识分子对社会中的民俗应具有责任感和引导意识。他认为,课题成果回应了此前开题时专家提出的很多意见,在一些问题上作出了改进,同时也体现了课题组在另一些问题上的坚持。他肯定了本书写作过程中对现象进行描述的功能主义视角以及所采用的实践民俗学方法,也希望研究团队未来应该就“礼仪重建”和“传统”的具体选择表明具体的立场和明确态度。 温州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民间文化论坛》期刊主编黄涛就传统礼仪在当前社会中所处境遇以及传承状况,讨论了当代礼仪研究应当廓清的两个问题:一是“礼仪”与“礼教”的区分;二是礼仪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位置。他认为,礼仪在中国现代文化体系和现代社会中的位置的确定和表述,需要以创新性思维进行全面考量和审慎定位。他同时肯定了《有礼如仪:人生礼仪传统的当代重建与传承》一书理论研究与田野调查相结合、多学科综合运用的研究与写作方式,指出民众生活传承与民间礼仪文献的研究在礼仪重建与传承中至关重要,也是本书相对于其他学科对礼仪的研究的独特之处。 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林继富教授认为该书以四大礼仪为主,祭祀礼仪及礼仪综合研究附着其上的写作方式体现出研究团队在礼仪概念上的创新之处;以儒家传统为根本,将“人”作为人生礼仪最重要的核心要义来讨论传统礼仪在当代的重建与传承,抓住了问题的关键;关于“礼”“俗”关系以及意义建构与具体实践关系的辨析,特别强调了乡贤和戏曲在礼俗互动中的重要作用,创新了礼俗互动的基本内容。他特别提出,该书的写作彰显了民俗学研究服务社会、服务国家的学科意识,民俗学关于团结、凝聚力、共同进步的本源性传统非常契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要求,对多元一体的民族格局形成发挥着重要作用。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张昭军教授基于学界关于礼俗互动的观点,提出“应如何对待传统”“传统的是否就是好的”的问题。他认为,研究礼俗互动对于文化研究非常重要,知识和文化的逐渐平民化也形成了官方和民间的互动过程。张昭军还就“重建”一词展开了对复兴与复古的讨论,认为必须处理好传统与现实之间的关系,关注当下时代主题和逻辑。当下社会的任务之一就是重建文化主体性和文化传统,增强文化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该书关于礼仪重建与当代社会发展、礼仪研究与民俗学学科发展的讨论,能较好地符合时代需求。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副所长安德明研究员借助“文化基因”概念将“礼仪”作为中国文化基因中最核心的内容之一。他分别从时间跨度与空间跨度上阐述了人生礼仪的发展历程、表现形式,认为该书不仅展示了人生礼仪丰富的表现样态,又体现了中国的话语体系和逻辑下礼仪核心的概念探讨。他由课题研究引申至民俗学学科发展,提出学术研究,特别是具有实践性的民俗学研究,应如何协调学术研究与社会服务之间关系的问题,认为当代知识分子应关注传统自身随时代发展而再创造的自发性,也应承担责任,用学术研究成果有意识地提出见解和对策,为当代社会人伦以及人的价值发挥创造条件。 与会学者表示,传统礼仪的重建和传承不仅符合当下社会需求,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而且具有很强的延展性,能够对未来社会发展、文化建设产生重要影响。该书的出版正是对当代学界推动传统礼仪研究迈出的重要一步,这次座谈会不仅是一次图书出版的庆祝会,更是一次学术思想的交流会。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本站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